闵先银:干了35年的公厕“土专家”

2017-11-06 07:37 来源:wwwbet36365net—三峡日报 责任编辑:刘振华

  35年来,他平均每天跑20多个公厕,清掏疏通,维修阀门……

   人物档案

   闵先银,伍家岗区市政环卫处公厕维修工。先后荣获湖北好人、湖北省优秀环卫工人、宜昌楷模、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、第五届宜昌市道德模范等称号。

   心语心愿

   我是一名党员,能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感到很踏实。

   11月1日早上8时30分许,秋日的阳光缓缓铺洒下来,寒意渐去。54岁的闵先银骑着一辆环卫三轮车,急匆匆地赶到位于水运口岸的滨江公园桂花园公厕。

   “哪里坏了?”停好车,闵先银从车厢内拎出工具包,正在打扫卫生的保洁员吴宏珍已经迎了出来。“男厕和女厕都有一个坑位坏了,一直在冲水。”

   此时,一旁的公园广场晨练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,频繁有人进出公厕。

   “是阀盖坏了,我先去把水关了。”查清问题后,闵先银一路小跑到10米开外的地方,关上了隐蔽在绿化带中的水阀。随即,又从工具包内找到相应的小零件和扳手,不到10分钟,两处坏掉的冲水阀盖就修好了。

   “问题都不大,但不及时修,水就会一直流。”这是闵先银当天跑的第三处维修点,在此之前,他已经处理完了张家店和胜利三路的两处公厕损坏投诉。“接到投诉电话,一般在半小时内解决,特殊情况不超过两小时。”

   收拾好工具,记者又随他到下一个目的地——江海路公厕。“这活儿又脏又累,怎么就能坚持干这么多年?”“当初跟我一起报名的9个人早就走了,带出来的徒弟们也都转行了。”闵先银淡然一笑,与记者分享起自己的经历。

   从19岁成为一名公厕掏粪工开始,他就像一块磁铁牢牢地与城区百余座公厕绑在一起。微薄的工资、尴尬的环境、家庭的重担,都没让他退缩过。相反,他带领同事们对公厕用品、设备设施、维修工具进行多项改进和创新:他发明的微型便携式下水道专用清理工具,被称为“一到通”;他研制的消毒工具,不湿衣、不伤人;他在高档阀门外加装的外壳筒,让小偷只能“干瞪眼”;他对公厕“用水”进行6次革新,让宜昌公厕的水箱消耗降至历史最低点……因此,他也被誉为公厕管理的“土专家”。

   尽管自己就是特困职工,但只要别人有困难,他都会毫不犹豫施以援手。全国劳模梁开全和五保户魏必秀家里的水、电都是他维修;公厕捡到遗失挎包,他立即登报寻找,2万余元一分未少交还失主;2008年汶川大地震,他二话不说捐出了500元特殊党费……

   “我是一名党员,能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,感到很踏实。公厕虽小,也是城市的文明窗口,这个工作总要有人来做,换个工资高的工作,心情不愉快等于零。我愿意做这个事!”

   说话间,已经到达维修点。“堵了!”闵先银从公厕出来,拿出清掏工具又转身进去。10多分钟后,他满头大汗地出来,再次骑上三轮准备出发。“大公桥小学公厕的马桶盖子坏了,港口公厕的门坏了,我得去看一看。”

   当天上午,闵先银一共跑了7个点,一直忙到12点多。35年来,他平均每天要跑20多个公厕,用一人脏换来万人净。(记者易玮玮 通讯员陈瑾)

   采访感言

   平均每天跑20多个公厕,闵先银一坚持就是35年。一双布满老茧的手,修过下水管道、掏过厕所马桶、捣过维修工具,甚至在粪水中浸泡过。一身技能,本可以在光鲜一些的行业挣多一些钱,他却选择了默默坚守,做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。有人说他是个“老实砣”,他却说“我的技术是在环卫处学的,应该服务到环卫事业中去”,闵先银用最朴实的行动向社会证明了一个基层党员自身的价值。正是因为有一群像他这样以伟大的心态做小事的普通劳动者,我们的城市才更加便民、惠民、利民。

  走进劳动者|杨刚:快递岗位“使命必达”

  走进劳动者|徐林:塑造文明执法“标杆”

  走进劳动者|汪家新:办件实事献给党

  走进劳动者|廖亚波:确保航班安全的“地面卫士”

  走进劳动者|万芳:做中国最好的硅酮密封胶

热点专题
无障碍浏览